扫描以上二维码,关注文物网,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。
记住密码
今天上午,故宫博物院举行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先生捐赠《丝路山水地图》仪式。 《丝路山水地图》绘于绢本之上,幅宽0.59米、全长30.12米,是一幅绘制于明代中后期的,应为内府使用的青绿山水手卷。它描绘了东起嘉峪关西至天方城(今沙特阿拉伯伊斯兰圣城麦加)的辽阔地域范围。这幅地图负载了大量原始的地理信息,它的出现以实物证明了在西方地图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对世界地理,特别是对于丝绸之路沿线已有清晰...
昨天,参加故宫“文化+科技”国际论坛的嘉宾在故宫数字所参观3D打印的微缩紫禁城。记者 李继辉摄 狩猎纹豆、吴王夫差剑……这些国宝级的青铜器,以前只能远观,现在可以“把玩”。故宫数字研究所昨天展示最新“科研”成果,23件青铜器完成三维“证件照”拍摄,参观者可以借助鼠标,“掀开”青铜器的顶盖,欣赏里面的铭文,也可以“握起”吴王夫差剑,一试“宝剑锋从磨砺出”。故宫博物院计划为更多的文物拍摄三维“证...
翠玉白菜(资料图) 台北故宫推出“视障观众多元友善服务”,除提供视障朋友撰写的口述影像语音导览内容,导览员受过专业训练,能以视障者容易理解的语汇去描述文物。杜宜谙摄 (图片来源:台湾《中国时报》) “这个青花瓷上面有龙形图案,您可以摸一摸。摸完了如果再听语音讲解,可能对这件文物的了解就更深刻了。”在台北故宫讲解员的解说及触摸式介绍后,视觉障碍参观者点了头,露出...
北京晨报记者 李木易/摄 观众在永寿宫参观展出的鹿角交椅,椅子座面四周、两侧、椅腿都是用皇帝狩猎所获的鹿角制成。 北京晨报讯(记者王歧丰)昨天,由故宫博物院与承德市文物局共同主办的“天禄永昌——故宫博物院藏瑞鹿文物特展”在故宫举行,瑞鹿文物和活体梅花鹿一同与观众见面。本次展览不单独售票,展期将持续至2018年2月。 据故宫博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,本次展览分为两个场地。慈宁...
11日下午,故宫博物院精品文物馆开馆仪式在北京市新的地标建筑——北京奥运塔(具体名称尚在申报)隆重举行。这是故宫文物精品首次在红墙外设固定展馆展示,旨在通过密集的客流优势广泛传播传统文化。塔基一层包括精品文物馆、故宫数字影厅、故宫文创区三个展厅。其中,精品文物馆内历史、文物、艺术价值兼具的一级品不少于30%。 以前人们要想欣赏到故宫博物院的奇珍异宝、馆藏文物等实物,唯一的办法就是先到北京,再...
昨日,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称,今后将逐步完善故宫北院区的安保等配套设施,最终将会把故宫文物修复工作全部搬至此处。 去年,负责维护故宫建筑的修缮技艺部的匠人们,还挤在故宫西侧,原清宫造办处的平房小院中,因空间狭小而难以腾挪施展,条件也较为艰苦,暑热时只能汗流浃背地刨木雕瓦。
“翠玉白菜”算得上是台北故宫最具人气的文物,近日传出将赴日本展出。文物交流无可厚非,让大陆民众郁闷的或许是,北京故宫文物多次借展台湾,台北故宫藏品为何还不能来大陆? 最初的解释是大陆没有制定司法免扣押条款,台北担心文物有去无回。近年,大陆方面多次表示,现有法律可以保证台北故宫文物的安全,绝无扣押问题。今年又传出,要注明“国立故宫博物院”的本名,台北...
1932年,面对日本人随时可能攻战北平的危险,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等有识之士,电告南京中央政府,提出了尽快把文物南迁以避刀兵之灾的意见。国民政府紧急召开了会议。对故宫的文物何去何从展开大讨论。 尽管主张派意见非常理智而且有充足的理由,反对派的意见还是占了上风。最近出版的《故宫国宝受难记》还原了这场争论。 当时对故宫文物南迁并非万人一心,而且意见分歧很大,主要有两派意见:一派主张大转移,另一...
结束台北之行的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,近日在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:两岸故宫文物有着极大互补性,合作前景广阔;希望早日结束两岸故宫单向交流状况,对等开展交流与合作。 谈及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何日前来大陆展出话题,单霁翔不无遗憾。他说,由于文物司法免扣押等问题的困扰,两岸故宫交流活动一直保持展览的单向交流状况。希望在继续积极推动两岸故宫各项交流的同时,尚存问题早日解决,更加对等地开展交流与合作,惠及两岸...
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原北京故宫博物院中的清代皇宫珍品“翠玉白菜”,由一块天然玉石巧雕而成,是清代皇帝光绪之瑾妃嫁妆,白菜寓意清白,像徵新娘纯洁,菜叶端有一蝗、一螽斯,像徵多产子女。 据台湾“中央社”报道,台湾地区立法机构负责人王金平到日本,24日针对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到日本展出一事与日方沟通。“翠玉白菜”等至宝原不赴日,但在...
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原北京故宫博物院中的清代皇宫珍品“翠玉白菜”,由一块天然玉石巧雕而成,是清代皇帝光绪之瑾妃嫁妆,白菜寓意清白,像徵新娘纯洁,菜叶端有一蝗、一螽斯,像徵多产子女。 据台湾“中央社”报道,台湾地区立法机构负责人王金平到日本,24日针对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到日本展出一事与日方沟通。“翠玉白菜”等至宝原不赴日,...
昨天,故宫博物院与东城区“平安故宫”院藏文物抢救性修复合作项目启动。东城区多位散落民间的能工巧匠被请进故宫,参与百万件馆藏文物大修。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,因为年代久远和保管条件制约,故宫博物院藏的部分文物存在着糟朽、腐蚀、开裂、破损等自然损坏现象,急需保护修复,而院内现有的科技修复力量,无论从技艺门类上、还是人员力量方面都过于单薄,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对这些文物进行...
传承人与工作人员查看待修文物 传世名剑锈迹斑斑 非遗大师集体进宫助力——— 昨天,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抢救性科技修复保护工作开始启动。一批身怀绝技的民间大师们将首次走进宫中,用手中的技艺对故宫院藏文物进行修复,修复的项目包括木器家具、宫廷灯具、车马轿舆、中和韶乐、佩刀佩剑、盔头、缂丝挂屏等七个类别的文物。 尚未对外开放的故宫慈宁宫,昨天变成故宫临时的文物修复...
故宫再敲文保警钟 事件回放 日前,一男性游客因拍照被工作人员劝阻,竟愤然击碎故宫某原状展室的窗户玻璃,致临窗陈设的文物钟表跌落受损。 管理意识需增强 此前发生的故宫“失窃门”,就曾让公众对故宫安保充满质疑。相关方面当时表态称,会及时更新安防措施,确保不再出现类似情况。如今,一男子徒手便将玻璃打破,国家二级文物受损,难道这就是脆弱不堪的安防系统更新的结果? 其实,不论...
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